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因其孕育的无数瑰丽而多样的生命形式而充满生机。野生动植物,作为自然世界的心脏与灵魂,不仅是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石,更是人类文化、精神与经济发展的深厚根基。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珍贵的生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威胁。为了唤起全球公众的关怀与行动,联合国设立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它如同一座全球性的灯塔,每年一度,照亮人类与所有物种共享的脆弱而珍贵的未来。
一、 源起与确立:一项全球共识的诞生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社会对野生动植物犯罪及其对生态、经济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集中回应,标志着保护工作从国家层面上升到全球共识的高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里程碑作用:2013年3月3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提案被提出: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这一日期是为了纪念1963年3月3日《公约》的签署——这一日子被视为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CITES公约通过规范国际贸易,保护超过35,000种动植物免因过度开发利用而濒临灭绝,是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最重要的法律工具之一。
联合国的庄严决议:曼谷的倡议迅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2013年12月20日,第六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指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这一由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举动,赋予了该日极高的权威性和普世性,使其成为联合国系统内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目标14(水下生物)和15(陆地生物)的重要平台。
设立的核心动因:决议的通过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一系列严峻挑战的深刻忧虑:
野生动植物犯罪的猖獗: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鳞片及珍贵木材的非法贸易,规模庞大,构成了全球最严重的跨国犯罪之一,威胁物种生存,破坏社会稳定,甚至资助武装冲突。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高出上百倍,这种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正严重削弱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生态互联性的认知深化:人们日益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保障粮食和水安全等全球议题密不可分。
二、 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超越保护的多元维度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超越了传统环保节日的范畴,其意义渗透到生态、经济、文化、伦理等多个层面。
生态价值的全球重申:这一天,是全球公民集体重申野生动植物内在价值及其对健康生态系统贡献的时刻。从森林的授粉者到海洋的清洁工,从维持食物链平衡的捕食者到塑造地貌的植食动物,每一个物种都在全球生态网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保护它们,就是保护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应对非法贸易的全球动员:该日是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最有力的全球动员令。它通过曝光犯罪链条、展示执法成果、提升公众辨识能力,来切断市场需求,震慑犯罪分子,强化边境管控与国际司法合作。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器:健康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是许多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生计、食物、能源和医药的来源。保护它们,直接关系到全球数以亿计人口的福祉,是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文化传承与科学探索的桥梁:无数野生动植物形象深深植根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艺术、宗教和传统中,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它们也是科学发现的宝库,为医学、工程学、材料学等领域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即“仿生学”)。
三、 年度主题的演进:聚焦时代议题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每年都会设定一个特定主题,使其宣传更具针对性和深度,反映了全球保护议题的动态变迁:
历年主题回顾与聚焦:
关注海洋:如2019年的“水下生命:为了人类和地球”,将目光投向常常被忽视的海洋生态系统,强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强调司法与法治:如2020年的“维护地球所有生命”,着重于法律的完善与执行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共生:如2022年的“恢复关键物种,修复生态系统”,关注通过保护关键物种来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建立伙伴关系:如2023年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合作的力量。
探索数字技术:如2024年的“连接人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聚焦于数字技术在监测、追踪和公众教育中的革命性作用。
这些主题的演变,清晰地勾勒出全球保护事业从意识唤醒,到具体行动,再到科技赋能与合作深化的前进轨迹。
四、 全球范围的参与:从政府到个人的行动光谱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活力,来源于全球范围内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政府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举办高级别论坛、发布政策白皮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国各机构(如UNDP、UNEP)发布权威报告,协调全球资源。
非政府组织与保护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等组织在全球发起宣传活动、举办展览、开展实地保护项目,是推动日间活动的中坚力量。
企业与媒体:负责任的企业通过捐赠、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和公益广告参与其中。媒体则通过纪录片、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挑战赛,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传播半径。
教育机构与公众:大中小学举办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和艺术创作。个人则可以通过选择可持续产品、拒绝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担任志愿者、传播科普知识等方式贡献力量。
五、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保护之路依然充满挑战: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加剧、非法贸易网络日益隐蔽、全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等。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正是一个年度的检视与加油站。
未来,我们需要:
深化全球治理:加强国际法律合作,打破贸易壁垒和信息孤岛。
推动绿色发展:将保护纳入所有经济决策的核心,发展生态旅游等替代生计。
促进科技赋能:更广泛地应用卫星追踪、人工智能和DNA条形码等技术于保护实践。
实现代际公平:将环境教育置于核心,确保下一代成为更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结语: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是一个庄严的承诺,一个行动的号召。它提醒我们,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宰,而是万千生命中平等的一员。当我们庆祝这个日子时,我们庆祝的是生命的韧性、自然的奇迹以及人类守护它们的智慧与勇气。每一次对野生动植物的成功保护,都是为我们共同且唯一的星球,投资一个更具弹性、更加繁荣、也更富生命力的未来。守护它们,就是守护我们自己。
|